10 万条难遇 1 条!江苏老太捡到 2 条 “香蕉鳗鱼”,金黄带梅花点,网友:这是 “玉龙”

“大水冲上来两条怪鳗鱼,浑身金黄还带黑斑点,有人说叫‘玉龙’,值大价钱!” 近日,江苏泰州一位老太太的意外收获,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这位老太在河边捡到两条罕见的鳗鱼,它们通体以金黄色为底,布满不规则的黑色梅花点,与日本曾轰动一时的 “香蕉鳗鱼” 如出一辙。要知道,这种变异鳗鱼出现的概率仅为 10 万分之一,老太一次捡到两条,堪称 “天选运气”,而网友口中 “价值连城” 的评价,更让这两条鳗鱼充满了传奇色彩。

意外之获:老太捡到 “黄金怪鳗”,活性十足引惊叹

事情发生在 2025 年 8 月 23 日,泰州一位老太在河边发现被大水冲上岸的两条鳗鱼,便提着白色水桶,将它们送到当地水产品博主 “@老王水产品” 处售卖。从博主发布的视频中可见,两条鳗鱼体型饱满,每条重量约 7-8 两,最重或达 1 斤,在水箱里扭动挣扎,活性极佳。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的外观 —— 不同于普通鳗鱼的黑褐色,这两条鳗鱼全身覆盖着明亮的金黄色,体表散布着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宛如熟透的香蕉表皮,与 2025 年 5 月日本 “钓鱼仙人” 在神西湖钓到的 “香蕉鳗鱼” 一模一样。

博主在视频中透露,与老太沟通时得知,这两条鳗鱼是 “大水冲上来的”,属于意外捡获。而视频里网友捕捉到的关键信息更令人惊讶:双方交流中提到 “一斤 580 元” 的报价。若按此计算,两条鳗鱼保守估值超 1000 元。但不少网友认为 “卖便宜了”,有南方网友表示,普通野生鳗鱼市场价已破百元一斤,这种罕见变异个体兼具食用与观赏价值,在爱好者圈子里可能拍出 “天价”,绝非千元能衡量。

更有意思的是,江苏本地网友对这种鳗鱼的称呼各不相同:有人称其 “香蕉鳗鱼”,有人叫它 “玉龙”,还有人因方言差异误认成 “金龙鱼”。这些充满地方特色的俗称,更凸显了这种变异鳗鱼的稀有 —— 多数人仅在网络上见过,现实中鲜有机会接触。

10 万分之一的奇迹:“香蕉鳗鱼” 为何如此罕见?

为何 “香蕉鳗鱼” 会被称为 “10 万条难遇 1 条” 的奇迹?专家解释,这种鳗鱼的独特外观源于 “黄化变异”,属于一种特殊的体色突变现象,可理解为 “不彻底的白化”。

正常情况下,鳗鱼的皮肤颜色由真黑素(深色)和褐黑素(浅色)共同决定,呈现黑褐色或灰褐色。而黄化变异时,控制真黑素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深色色素合成受阻,仅保留或增强了黄色等浅色色素,使鳗鱼底色变为金黄;同时,部分区域仍残留少量深色色素,形成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最终呈现出 “金黄带梅花点” 的独特外观。

这种变异在自然界中极为罕见,一方面是因为基因突变的概率极低,另一方面,变异后的鳗鱼因体色鲜艳,更容易被天敌发现,也可能被同类排挤,难以存活到成年。日本水产厅曾表示,青森、广岛等地水族馆展示的 “香蕉鳗鱼”,均是 “10 万条中难遇 1 条” 的珍稀个体,而江苏老太一次捡到两条,这样的概率更是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值得注意的是,网友还对鳗鱼种类产生争议 —— 有人质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鳗鲡,但博主分析,视频能正常发布,且鳗鱼体型、外观更接近普通鳗鲡(Anguilla japonica),大概率不属于保护物种,这也让老太的售卖行为合规合法。

网友热议:是 “价值连城” 还是 “该放生”?

两条 “香蕉鳗鱼” 的出现,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支持 “价值连城” 的网友认为,这种罕见变异个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若流入观赏鱼市场,价格可能远超食用价值。有福建网友举例:“去年一条类似的变异鳗鱼,在观赏鱼展上被报价 5 万元,还没人愿意卖。”

但也有部分网友呼吁 “放生”,有人留言 “这鱼看着像成精了,不能吃,该放回河里”,还有人搬出 “放生得福报” 的传统观念,认为罕见生物应回归自然。不过,更多理性网友表示,老太是合法捡获普通鳗鲡,且鳗鱼活性良好,作为水产品售卖并无不妥,“0 成本捡到,卖千元已是赚,没必要道德绑架”。

目前,这两条 “香蕉鳗鱼” 已被博主收购,具体去向未再公开。但此次事件让更多人认识到,自然界中藏着无数 “奇迹”—— 一条看似普通的鳗鱼,因基因突变成为 “10 万分之一的幸运儿”,而一位普通老太的意外收获,也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生命的多样。正如网友所说:“与其纠结价格,不如惊叹于这种罕见变异的美,这才是最珍贵的‘自然礼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