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9 月 5 日,激昂的西南联大校歌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西南联大旧址上空回荡。这一天,2025 “全球南方” 媒体智库高端论坛的部分代表专程前来参访,当熟悉又充满力量的旋律响起,现场来自不同国家的嘉宾们纷纷驻足,神情庄重,以各自的方式向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学术荣光的殿堂致敬。

西南联大,诞生于抗战烽火之中,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合并而成。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秉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民族汇聚和保存了极为重要的教育文化力量,培养出了众多杰出人才,在我国抗日战争史、革命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西南联大旧址成为了传承这段光辉历史的重要载体,每年吸引着无数人前来参观学习。
当天上午,参访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缓缓步入西南联大博物馆。馆内陈列的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一段段感人故事,仿佛将大家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又激情燃烧的岁月。来自埃及的媒体代表穆罕默德・艾哈迈德仔细端详着展柜中的书籍和笔记,眼中满是惊叹:“很难想象,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依然坚守学术,追求真理,这种精神太令人钦佩了。” 他表示,西南联大的故事让他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和知识的韧性,即便面临重重困难,也能绽放出耀眼光芒。
漫步在旧址校园,外国友人们不时停下脚步,与古老的建筑、纪念雕塑合影留念。在西南联大原教室前,大家围坐在一起,聆听着讲解员讲述当年师生们在这里上课的场景。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仿佛时光在此刻交错。一位来自巴西的智库专家感慨道:“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西南联大不仅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更是全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它所代表的坚韧、包容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超越了国界,具有普世价值。”
当校歌奏响,起初,外国友人们虽不太熟悉旋律,但被现场庄重的氛围所感染,纷纷安静下来。随着激昂的歌声持续,不少外国友人也开始轻声哼唱,尽管发音不太准确,但他们眼中的敬意和投入丝毫不减。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着对西南联大的深深敬意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尊重。
此次参访,对于外国友人们而言,是一次触动心灵的文化之旅。他们表示,这次行程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搭建起了跨越国界的精神共鸣桥梁。西南联大精神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成为促进国际文化理解的重要纽带。未来,他们希望将这段难忘的经历分享给更多人,让世界进一步了解西南联大,了解中国在艰难岁月中对教育和知识的坚守,共同汲取这份宝贵的精神力量,推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