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巨头止跌回血:关店砍成本与外卖加码的求生之路​

在京东、淘宝两大超级玩家先后入局外卖市场,让今年上半年的餐饮行业热闹非凡却又拥挤不堪。头部餐企最新财报数据喜忧参半,既展现出止跌回血的积极势头,又暴露出诸多待解难题。

整体止跌回血,赛道冷热不均

红餐网统计的29家上市餐企半年报显示,17家营收同比正增长,15家净利润上升,7家仍处净亏损状态。整体上,餐饮头部公司呈现止跌回血趋势,盈利企业增多且部分企业盈利能力提升。达势股份上半年营收25.93亿元,同比增长27%,利润翻5倍;味千中国等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速超100%,实现扭亏为盈。同时,部分企业减亏效果明显,呷哺呷哺、奈雪的茶、叙福楼集团亏损大幅收窄。

然而,不同赛道和市场体感差异大。香港餐饮因旅游人数减少、租金高企等经营困难,近半年超20家连锁餐饮品牌结业,大快活2025财年亏损同比扩大。中高端酒楼稻香控股与唐宫中国由盈转亏,受政策规范、禁酒令及消费心理审慎影响,顾客人均消费和堂食人流下滑。内地中式正餐中,老字号或中高端酒楼经营承压,而小菜园、绿茶集团等大众餐饮集团营收利润双升。小吃快餐品牌大多表现不错,卤味赛道增利不增收,新茶饮品牌整体上升但速度放缓。

存量竞争:关门店、砍成本

餐饮行业进入极度内卷时代,企业难寻有效增长点。客单价持续走低,海底捞、小菜园、绿茶等品牌均有下滑,且客单下降不一定带来业绩增长,正餐及火锅赛道不少品牌同店销售、翻台率走低。

存量时代,企业开店更为审慎。小菜园今年上半年新增门店仅5家,众多品牌关停业绩不佳门店,如煌上煌、呷哺呷哺、海底捞等。关店可优化门店效率,奈雪半年关160家店,平均单店日销售额有所上涨。企业还在压缩成本,小菜园引入炒菜机,员工成本和单店面积精简,提升单店模型效率;蜜雪冰城在采购、生产、物流、仓储等后端供应链环节发力降本增效。

做外卖、开副牌等新尝试

京东和淘宝入局外卖带来市场变量,虽半年报未直观体现,但从茶饮品牌数据可窥一二。奈雪的茶外卖订单金额和占比提升,茶百道、蜜雪冰城也受益于外卖。正餐、火锅品牌外卖业务愈发重要,小菜园、海底捞、呷哺呷哺等外卖收入增长。传统酒楼型餐企如唐宫中国也试水外卖市场。

除开拓新渠道,企业还通过推出副牌、开新店型、跨界等拓展消费场景。海底捞启动“红石榴计划”,推出多个餐饮品牌,收入大幅增长。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门店数突破8000家,有“万店计划”;古茗配置咖啡设备,推出咖啡新品并降价。新茶饮还向轻食烘焙拓展,奈雪的茶开出“奈雪green店”。卤味企业也集体“谋变”,绝味食品开“绝味plus”,周黑鸭推出子品牌进军现制热卤+快餐市场。

餐饮巨头们在止跌回血的道路上,通过关店砍成本和加码外卖等方式求生,同时不断尝试新业务、新渠道,以寻找新的增长点。未来,它们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突围,仍需时间来检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