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舞台上,黄金价格的走势一直备受瞩目。近期,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不断升温,国际金价也随之 “躁动” 起来,伦敦金现货价格在 8 月 26 日至 9 月 3 日连续 7 个交易日收涨,一举突破 3500 美元 / 盎司关键点位,不断刷新历史新高。而美联储即将在 9 月 16 日至 17 日召开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大概率重启已暂停一年的降息,这一举措究竟会如何影响金价?成为了投资者们热议的焦点。

从历史经验和理论逻辑来看,美联储降息通常对金价利好。一方面,黄金作为一种无息资产,投资者持有它无法获得利息收益,只能通过价格波动来获取回报。当美联储降息,市场利率下行,持有无息资产的隐性成本随之降低。简单来说,以往将资金存银行能获得较高利息,此时持有黄金放弃的利息收益较多;而降息后,银行利息减少,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降低,黄金的估值也就相应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强。另一方面,黄金主要以美元定价,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美元往往会走弱。美元贬值会直接降低非美货币投资者的购金成本,例如,原本需要花费较多本国货币才能兑换到购买一定量黄金所需的美元,美元贬值后,所需的本国货币量减少,这无疑会刺激全球范围内对黄金的需求,进而推动金价上涨。
再看本次美联储降息的具体背景,黄金的 “避险 + 抗通胀” 双重属性预计将被进一步强化,对金价形成有力支撑。自今年 7 月份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后,美国就业市场数据急转直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多位官员纷纷释放 “鸽派” 信号,为 9 月降息埋下伏笔。9 月 5 日出炉的最新非农就业数据令人咋舌,8 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 2.2 万人,与预期的增加 7.5 万人相差甚远,失业率更是升至 4.3%。就业市场的恶化,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引发了美国经济下行压力的连锁反应,这无疑极大地激发了黄金的避险属性。与此同时,近期美联储的独立性受到严峻挑战,美元信用遭到市场质疑,美国财政赤字高企,“大而美” 税收与支出法案的赤字扩张更是让美国公共债务规模膨胀的可持续性令人忧心忡忡。在这样的背景下,黄金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和抗通胀工具,其 “避险 + 抗通胀” 属性被持续强化,成为众多投资者资产配置中的 “香饽饽”,推动金价上行。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美联储降息并非必然会让金价一路 “狂飙”,市场 “买预期、卖事实” 的现象值得警惕。近期,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不断增强,金价已经提前 “抢跑” 上涨。若市场已经充分消化了降息预期,那么当美联储降息真正落地时,金价反而可能出现短期回调。此外,如果美联储降息幅度不及市场预期,或者降息次数少于预期,也会给后续黄金价格带来下行压力。例如,在过往的市场波动中,就曾出现过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导致资产价格大幅调整的情况。
综合来看,9 月美联储降息对金价的影响错综复杂。短期内,金价可能会因降息预期的兑现以及市场情绪的波动而面临一定调整,但从长期和基本面角度分析,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美元信用的潜在风险等因素,仍可能为金价提供支撑。投资者在关注美联储降息动态的同时,也需综合考量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