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味食品”戴帽”危机:从卤味之王到ST深渊,能否绝地重生?​​

“卤味一哥”绝味食品正遭遇上市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因连续多年财务造假,绝味食品被证监会重罚,股票简称正式变更为”ST绝味”,股价应声暴跌。曾经风光无限的”鸭脖大王”,如今深陷业绩下滑、门店收缩、信任危机的泥潭。这家曾经的千亿市值巨头,能否在严监管与市场寒冬中涅槃重生?


一、财务造假遭重罚,绝味食品”戴帽”暴跌

9月23日,绝味食品正式”戴帽”,股票简称变更为”ST绝味”,股价当日大跌,市值蒸发数十亿。这一切源于证监会的严厉处罚——2017年至2021年,绝味食品累计少报加盟门店装修收入高达7.23亿元,占各年营收的1.64%-5.48%​

监管部门对绝味食品开出400万元罚单,并对董事长戴文军、财务总监彭才刚等高管处以重罚。这已是绝味食品4年内第4次因信披违规被罚,包括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股权投资转让等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立案调查期间,绝味食品仍动用1.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引发市场质疑。行业分析师指出,在退市新规趋严的背景下,绝味食品若不能彻底整改,未来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处罚,甚至退市风险。


二、业绩断崖式下跌,卤味帝国崩塌?​

财务造假只是绝味食品危机的冰山一角,更致命的是其业绩持续恶化

  • 2024年​:营收下滑13.84%,净利润暴跌34.04%,毛利率降至30.53%,净利率仅3.2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再降15.57%,净利润腰斩至1.75亿元,扣非净利润跌幅超50%。

曾经的”卤味之王”为何风光不再?

  1. 卤味赛道竞争白热化​:周黑鸭、煌上煌、紫燕食品等对手步步紧逼,零食品牌(如三只松鼠)、商超(如盒马、胖东来)也纷纷入局,绝味的”鸭脖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2. 消费者不买账​:涨价策略(2022年多次提价)导致性价比下降,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绝味鸭脖又贵又难吃”的吐槽层出不穷。
  3. 门店疯狂收缩​:2022年巅峰时期门店超1.5万家,但2025年已骤降至1.07万家,短短3年关店超4000家!

三、绝地反击?绝味食品的”自救”之路

面对生死存亡,绝味食品也在尝试破局:

1. 多元化突围:从”鸭脖”到”轻餐饮”​

  • 推出绝味Plus店,卖精酿啤酒、卤肉饭、傣味米线,甚至尝试”深夜食堂”模式。
  • 上市薄荷鸭脖、芒果鸡翅尖等创新产品,试图吸引年轻消费者。

2. 品牌年轻化:虚拟偶像”绝味男团”爆红

  • 在B站推出虚拟偶像IP,11条视频最高播放量破140万,试图用”潮流文化”拉近与Z世代的距离。

3. 投资布局:押注餐饮生态

  • 投资幺麻子、很久以前羊肉串、幸福西饼等餐饮品牌,试图打造”卤味+小吃”生态链。

然而,这些举措能否奏效仍是未知数。​2025年上半年,绝味食品投资收益仍亏损,多元化战略尚未见到明显回报


四、结语:绝味食品,能否”水到绝境是飞瀑”?​

从”鸭脖大王”到”ST绝味”,绝味食品的坠落令人唏嘘。​财务造假、业绩崩盘、门店关停、信任危机,这家曾经的千亿市值巨头正面临最严峻的考验。

但危机之中,绝味食品也在尝试改变——产品创新、品牌年轻化、投资生态布局,这些努力能否助其走出低谷?

​”水到绝境是飞瀑,企到绝境是重生。”​​ 绝味食品能否在严监管与市场寒冬中涅槃重生?市场仍在等待答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