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红色预警!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居民需格外警惕!”7月12日18时,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2025年第6期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多地将面临不同程度的高温健康威胁。其中,山东北部和东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被列为”极高风险区”,居民需采取紧急防暑措施。

【预警详情:多地区面临高温威胁】
根据预警信息,7月12日20时至13日20时:
- 黄色预警(较高风险):华北东部、黄淮、东北地区南部、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及内蒙古西部、新疆等地
- 橙色预警(高风险):天津、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山西、陕西、青海、新疆等地的部分地区
- 红色预警(极高风险):山东北部和东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天津、山西东北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
“这是今年入夏以来发布的首个高温红色预警。”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高温天气将持续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局部地区气温可能突破40℃。
【健康风险:中暑与慢性病风险激增】
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
- 中暑风险: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可能导致热痉挛、热衰竭甚至热射病
- 慢性病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风险显著增加
- 特殊人群脆弱:老人、孕妇、儿童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弱
“高温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电解质失衡,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专家提醒。
【分区应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健康提示】
极高风险区(山东北部、河南北部等):
- 居民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高温时段(10:00-16:00)户外活动
- 户外工作者需采取轮换作业,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 重点关注老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
高风险区(天津、河北南部等):
- 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 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携带解暑药品
-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等降温设备
较高风险区(黄淮、东北南部等):
-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
- 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调整活动计划
【重点人群防护指南】
- 老人和孕妇:
- 避免单独外出
- 保持室内凉爽
- 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 儿童:
- 不要单独留在车内
- 外出时需成人陪同
- 及时补充水分
- 慢性病患者:
- 遵医嘱服药
- 加强健康监测
-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 户外工作者:
-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 使用防暑降温用品
- 出现不适立即停止作业
【专家建议:科学防暑降温】
- 室内降温:
- 使用空调、风扇等设备
- 适时开窗通风
- 使用遮阳帘减少阳光直射
- 补充水分:
- 主动、多次、适量饮水
- 大量出汗时补充电解质
- 避免饮用含酒精或高糖饮料
- 穿着防护:
- 穿轻便、宽松、浅色衣物
- 使用防晒用品
- 佩戴遮阳帽
- 应急处理:
- 出现中暑症状立即转移至阴凉处
- 使用物理降温方法
- 严重时及时就医
【新闻总结】
本次高温健康风险预警要点:
- 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居民需特别警惕
- 极高风险区居民应尽量减少外出
- 重点人群需加强健康监测
- 科学防暑降温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