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漏水之痛,一朝调解化解!”近日,沛县法院代苗法官团队成功调解一起长达十余年的邻里纠纷案件。因楼顶阳光房搭建引发的房屋漏水问题,让原本亲密的老刘与老赵两家反目成仇,甚至对簿公堂。代苗法官团队通过现场勘察、耐心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拆除违建、共同维修、赔偿损失。更令人感动的是,在法官的温情调解下,两家人握手言和,断裂十余年的邻里情得以修复。这起案件不仅解决了法律纠纷,更化解了人心之间的隔阂。

【纠纷缘起:阳光房搭出”十年心结”】
十多年前,老刘与老赵(张大姐丈夫)因拆迁安置成为楼上楼下的邻居。起初,两家人相处融洽,东北人张大姐的热情豪爽更是让邻里关系温情脉脉。然而,自从老赵家在楼顶平台搭建阳光房、铺设地砖后,老刘家的”噩梦”便开始了。
“每逢雨天,雨水就从外墙缝隙和平台地砖处渗入,内墙皮大面积脱落、发霉。”老刘回忆道,起初两家还能心平气和地商量修补,但随着漏水问题日益严重,反复修补无法根除,矛盾逐渐升级。老刘多次上门协商,希望老赵家拆除阳光房彻底解决问题,均遭拒绝。
“他们坚决不同意拆除改造部分,日积月累的争执让曾经亲密的邻里关系变得剑拔弩张。”老刘无奈地说,最终两家人只能对簿公堂。
【法官调解:抽丝剥茧寻根源】
面对这起复杂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代苗法官深知这看似简单的卷宗背后,关系到两家人日常的生活安宁。若走鉴定程序,不仅耗时漫长,动辄两三万元的鉴定费用对双方都是不小的负担,且若涉及房屋质量问题,还需让开发商进行维修。
代苗迅速行动,安排法官助理董琳、书记员张玉卿前往现场进行详细勘察。”我们耐心倾听两家人的诉说,详细制作调查笔录,对平台违建和屋内渗水情况仔细拍照留存。”代苗说,只有精准掌握情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代苗穿梭在楼宇之间,梳理证据链条,无数次拨通双方电话,反复协商沟通。”我们不仅站在法律的角度分析问题,更从邻里情分出发,用真诚和温暖逐渐消融彼此的对立。”代苗说。
【调解现场:温情化解”十年心结”】
在代苗的耐心劝说下,张大姐终于放下心防:”我们同意拆除违建,两家共同维修。”同时,他们还承诺赔偿老刘4000元并配合申请维修基金,确保拆完之后不再有纠纷。
调解现场,两家人握手言和,邻里温情得以重续。”代法官不仅解决了我们的法律纠纷,更修复了我们断裂十余年的邻里情。”老刘激动地说,他颤抖着双手接过调解书,向代苗法官团队连声道谢。
代苗主动留下联系方式,表示后续申请维修基金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她。”我们要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代苗说。
【新闻总结:法律与温情并重的调解艺术】
这起长达十余年的邻里纠纷案件,最终在代苗法官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在法律与温情的巧妙调和下,画上圆满句号。这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调解案例,更是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
代苗法官团队的做法值得借鉴:
- 深入现场勘察:精准掌握情况,为调解奠定基础;
- 耐心沟通协商:反复沟通,消融对立情绪;
- 法律与情理并重:既维护法律权威,又修复邻里关系。
“这起案件让我们看到,司法不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是有温度的艺术。”沛县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广这种”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方式,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温度。
调解小贴士:
- 遇到邻里纠纷,可先尝试自行协商;
- 协商不成可寻求社区、居委会帮助;
- 必要时可诉诸法院,但要保持理性沟通;
- 选择经验丰富的调解法官,提高调解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