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何存续?诺贝尔奖得主破解 “天选之基因” 密码

在地球生命演化的漫长历程中,人类无疑是最耀眼的存在。我们从远古走来,历经无数挑战,不仅存活至今,还创造了璀璨的文明,独步于生物进化之林。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为何是人类得以存续,而尼安德塔人、丹尼索瓦人等近亲却走向灭绝?如今,诺贝尔奖得主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揭开了其中的神秘面纱 —— 一种被称为 “天选之基因” 的 ADSL 基因,或许正是人类存续的关键密码。

基因差异:人类与灭绝近亲的分野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因破解古代 DNA、揭示现代人与尼安德塔人等种群的遗传关联而获得 2022 年诺贝尔奖。他带领团队进行的最新研究,聚焦于一种名为 ADSL 的基因,这项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研究发现,ADSL 基因在现代人类中广泛存在,却在尼安德塔人和丹尼索瓦人身上完全缺失。要知道,人类与这些已灭绝的亲戚在约两万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仅有约 100 处结构性差异,而 ADSL 基因的差异,可能就是导致双方命运截然不同的关键因素之一。

帕博表示:“我非常确信,现代人类与其他早期人类之间存在某些根本性差异。” 尼安德塔人在几十万年的时间里,技术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现代人类在短短十万年内,就从非洲扩散到全球各地,不断推动科技与文化的快速演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文明奇迹。这种巨大的反差,让 “为何是我们活了下来” 的问题更具悬念,也让 ADSL 基因的研究更具意义。

ADSL 基因:赋予人类进化优势

ADSL 基因究竟有何特殊之处?研究发现,该基因若发生罕见突变,会引发类似自闭症或癫痫的神经障碍。但科学家推测,在远古时期,某种较温和的突变可能反而为人类带来了认知或行为上的进化优势。

实验为这一推测提供了有力支持。研究人员将现代人类版本的 ADSL 基因植入小鼠体内后发现,雌性小鼠在寻找水源时展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与灵活性。这暗示着,ADSL 基因的变化或许与生物的生存策略及认知能力提升密切相关。

进一步研究表明,现代人类版本的 ADSL 基因所生成的酶,比古人类版本更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性看似是缺点,实则可能是进化的 “精妙设计”。它可能让人类的大脑在处理信息、应对环境变化时更具灵活性,能够快速调整策略,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在远古时期,这种能力意味着更高的生存概率 —— 无论是寻找食物、躲避天敌,还是应对气候变化,灵活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都至关重要。

微小改变:决定物种兴衰的关键

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了 ADSL 基因与人类存续的关联,更让我们认识到,生物进化中一个微小的生化改变,就可能对物种的命运产生巨大影响。大脑中一个基因的细微差异,或许就决定了一个物种是走向繁荣,还是走向灭绝。

尼安德塔人并非不够强大,他们体格健壮,也曾适应了寒冷的欧洲环境,但在与现代人类的竞争中,他们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ADSL 基因的缺失,可能让他们在认知灵活性、社会协作等方面稍逊一筹,而这一点点差距,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被不断放大,最终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当然,ADSL 基因的发现并非解开人类存续之谜的终点,人类的进化是多种基因、环境、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让我们得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类进化的历程。

诺贝尔奖得主斯万特・帕博团队的研究,揭示了 ADSL 基因在人类存续中的关键作用。这种在现代人类中广泛存在、而在尼安德塔人和丹尼索瓦人身上缺失的基因,通过细微的生化改变,可能赋予了人类更强的认知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成为人类在进化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这一发现不仅让我们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提醒我们,生命的演化充满了偶然与必然,一个微小的基因变化,可能就是决定物种兴衰的关键。未来,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我们或许能揭开更多关于人类进化的秘密,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