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的跌势仍在持续,创下 2021 年以来最长连跌周期。截至目前,国际油价已连续第七个交易日下跌,布伦特原油和美国原油分别在 66 美元 / 桶和 64 美元 / 桶左右徘徊。这场始于 8 月的大幅下挫,让此前三个月的上涨成果付诸东流,而分析师警告,在供需失衡与地缘政治风险消退的双重影响下,油价前景可能更加黯淡。

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消退成导火索
近期油价的显著回调,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的消退是重要导火索。当地时间 8 月 6 日,白宫高级官员证实,美国总统特朗普 “可能最早于下周” 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面对面会晤,甚至不排除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加入举行三方会谈的可能。这一消息迅速缓解了市场对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供应中断的担忧。
国投安信期货首席能源分析师高明宇表示:“本周美俄谈判的积极信号以及特朗普与普京直接会面的计划,显著降低了对俄罗斯供应中断的担忧,使得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大幅回落。” 此前,俄乌冲突引发的供应紧张担忧一直是支撑油价的重要因素,而如今这一支撑力正在减弱。
此外,特朗普政府虽以印度 “进口俄罗斯石油” 为由,对印度输美产品征收额外 25% 关税,叠加之前的关税后总体税率达 50%,但交易员们认为,全球石油贸易的灵活性足以消化这种影响,并未对油价形成有效提振。
OPEC + 增产与需求疲软加剧下行压力
在地缘政治因素之外,市场焦点重新回归基本面,OPEC + 增产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让油价雪上加霜。此前,OPEC + 决定放松产量限制,这一举措让投资者对今年晚些时候可能出现的供应过剩忧心忡忡。
作为衡量市场短期供需状况的关键指标,布伦特原油即期价差已收窄至每桶 53 美分的现货溢价结构,而一个月前该价差还超过 1 美元。这一变化清晰地表明,市场的短期供应紧张状况已得到显著缓解,供应过剩的阴影正在逼近。
需求端同样不容乐观。由于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广泛贸易关税对经济活动造成冲击,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显现出增长放缓的迹象,这无疑对能源需求构成了潜在威胁。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也随之降温。
高明宇警告称,鉴于需求旺季即将结束,悲观的供需基本面可能会进一步推动市场情绪转向看跌。在供应增加而需求乏力的背景下,油价的下行通道似乎已经打开。
前景黯淡:连跌态势或持续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油价的连跌态势短期内难以扭转。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的消退削弱了油价的上行动力,OPEC + 增产带来的供应压力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引发的需求担忧,将持续对油价形成压制。
对于未来,市场普遍持谨慎态度。若 OPEC + 未能及时调整增产计划,同时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油价可能会进一步下探。对于石油出口国而言,油价的持续下跌将影响其财政收入;而对于石油进口国,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进口成本,但全球经济的疲软也会带来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
此次油价的持续下跌,不仅是对近期市场因素的反应,也折射出全球经济与能源市场的复杂互动。在多重压力交织下,油价的黯淡前景已成为分析师们的共识,未来油价走势仍需密切关注供需格局与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