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低调杀入网贷江湖!“省心借”上线,年化6%-24%背后藏着哪些野心与挑战?​​

​快手金融再落子!“省心借”悄然上线,自营网贷业务开启新征程

在宣布逐步开放信用支付产品后,快手又悄然试水自营网贷业务,借钱自营平台“省心借”已在部分快手App客户端上线。尽管目前还在内测阶段,但这一动作已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从导流到自营,快手在金融领域的布局正逐步深入,其背后的野心与面临的挑战值得探讨。

​【“省心借”上线:自营网贷的新尝试】​

据自媒体“镭射财经”消息,“省心借”或主做定价24%以内的贷款合作业务,快手借钱页面也明示贷款利率区间为年化利率6.1% – 24%。此前,快手借钱官方号广告营销视频中平台贷款年化利率区间为7.2% – 36%。此前快手借钱主要以导流为主,与多家第三方贷款服务商合作,为用户提供借贷渠道。而“省心借”上线后,意味着快手消金业务已涵盖导流和贷超。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认为,提供自营贷款服务,快手可减少对第三方高息导流的依赖,降低用户借款成本,增强用户体验和忠诚度。年化利率设定在6.1% – 24%,有助于吸引更多用户,同时保持合理利润空间。不过,这一布局也面临挑战,如有效控制信贷风险、保证资金流动性以及应对监管要求等。

​【金融版图初显:牌照与产品的布局】​

早在2020年,快手就开始向金融业务挺进,2024年陆续拿到金融牌照。2024年3月,快手旗下公司收购广州欢聚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并更名,获得小贷牌照;2024年7月,通过“曲线”入股方式拿下保险代理牌照;2024年11月,关联公司获批收购预付卡支付牌照,今年6月该支付公司更名为北京华瑞富达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目前快手拿下的牌照支撑24%以内的自营消费贷“够用”,但受地方金融监管局对小贷杠杆和区域限制,不能跨省放贷,若想做更高额度、更低利率的信用贷,还需消费金融公司牌照或银行牌照。此外,快手虽布局了“快手月付”,但因没有支付牌照,2024年支付了28.19亿元支付渠道手续费。

​【竞争激烈:后来者的挑战】​

在金融赛道上,快手是后来者。早在2015年,字节跳动旗下今日头条就组建金融业务团队,抖音在金融板块发展迅速,获得了线上支付牌照,增资抖音支付,还收购小额贷款公司并增资。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美团等头部大厂也早已通过收购拿下金融牌照。

互联网大厂布局金融领域是为了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实现流量变现和多元化发展。但对于快手而言,需找到适合自身平台特色和发展阶段的金融业务模式,而非盲目跟风。

​【业绩背后:金融业务的压力与机遇】​

快手连续2年营收净利润快速增长,但也面临用户增速放缓、直播和电商疲软等问题。2025年一季度,快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8%,但净利润出现下滑,这是归母净利润连续七个季度增长后的首次下降。

在加速构建金融版图背后,快手金融业务还面临合规风险和消费者体验方面的挑战。黑猫投诉平台上,“快手借钱”上线3年已出现超700条投诉,涉及催收、价格、利率等问题。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快手需加强监管力度;余丰慧指出,快手应加强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专业金融机构合作,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新闻总结】快手金融:机遇与挑战并存】

快手上线“省心借”,是其金融业务从导流到自营的重要转变,展现了其在金融领域的野心。通过获取金融牌照,快手逐步构建起金融版图,但在竞争激烈的金融赛道上,作为后来者的快手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平衡利率与收益,提升用户体验,应对监管要求,是快手金融业务能否成功的关键。未来,快手金融能否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值得持续关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