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四名儿童乘高铁,妈妈该补几张票?新规下的争议与解答

“我带四个孩子乘高铁,为啥要补 3 张票?” 近日,福建龙岩一位单亲妈妈的经历登上热搜,引发全网关于儿童高铁票的热议。这位妈妈带着两名未满 6 周岁、两名年满 6 周岁的孩子乘车时,提出为两名大龄儿童补票,却被列车员要求再为一名幼童补票。这一争议的背后,是大众对儿童乘车购票规则的模糊认知。究竟一名成人带多名儿童该补几张票?新规早已给出明确答案。

根据现行《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以下简称《客规》),儿童乘车购票分为 “实名制” 和 “非实名制” 两种情况,其中实名制下的规定与多数旅客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年满 6 周岁且未满 14 周岁的儿童需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 14 周岁则需买全价票。而未满 6 周岁的儿童,每一名持票成人可免费携带一名(不单独占用席位),超过的人数需购买儿童优惠票。

回到上述事件中,这位妈妈作为持票成人,可免费携带一名未满 6 周岁儿童,其余三名儿童(一名未满 6 周岁、两名年满 6 周岁)均需购买儿童优惠票,因此列车员要求补 3 张票的做法符合规定。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汝忠指出,这一规定旨在平衡公共资源分配,避免成人携带过多儿童占用运力资源,“在现行规则下,拒绝补票即违反《客规》”。

为何 6 周岁以下儿童并非全部免费?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苏青解释,旅客运输服务存在实际成本,且与儿童成长、教育等公益领域不同,没有免除所有幼童费用的特殊理由。不过,规则也留有余地:若免费携带的儿童需要单独占用席位,仍需购买儿童优惠票,保障了有特殊需求家庭的选择权。

非实名制情况下,则以身高为标准:身高未达 1.2 米的儿童,每名成人可免费携带一名,超过者需购优惠票;1.2 米至 1.5 米的儿童购优惠票;1.5 米以上购全价票。这一规则主要适用于部分短途慢车等未实行实名制的线路。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优惠票的车次、席别需与同行成人一致,到站不得远于成人车票到站。这意味着家长不能为孩子单独购买更远站点的优惠票,也不能选择与自己不同的席别,确保了购票的规范性。

此次事件引发热议,也暴露了多孩家庭的出行困境。有网友建议,针对多孩家庭应适当放宽免费携带儿童的数量,或推出家庭套票等优惠。刘汝忠表示,未来或可通过政策细化支持这类群体,但在现行规定下,仍需遵守既有的购票规则。

其实,类似的争议并非首次出现。此前,“儿童票究竟按年龄还是身高算” 的讨论曾推动规则优化,2023 年起全面实行 “实名制按年龄、非实名制按身高” 的双轨制,兼顾了精准性与灵活性。此次事件则再次提醒家长:出行前需了解清楚儿童购票规则,可通过 12306APP 提前为孩子购买优惠票,避免现场纠纷影响行程。

铁路部门也可进一步优化服务,比如在购票页面醒目提示儿童票规则,或针对多孩家庭提供在线咨询通道,让政策更易被大众理解。毕竟,规则的初衷是保障公共资源公平使用,而公众的疑问与建议,也将推动政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总之,带四名儿童乘高铁的妈妈需补 3 张票,是现行规则下的明确答案。了解规则、提前准备,才能让亲子出行更顺畅。而对于政策是否需要更人性化的调整,或许值得相关部门进一步调研与探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