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泡面”冰火两重天”:有的停售有的照卖,列车酸辣粉麻辣烫为何不禁?》​​

“广州东站候车厅买不到泡面了!”8月14日,一则关于高铁站停售方便面的消息引发热议。继广州白云站、上海虹桥站后,多地高铁站陆续下架这款国民速食,但北京朝阳站等仍正常售卖。更令人困惑的是,12306列车点餐页面上,40元以上的盒饭与酸辣粉、麻辣烫等气味浓重的餐食并存,铁路部门”不建议食用异味食品”的回应,让这场持续多年的”高铁去泡面化”争议再度升级。

一、各地高铁站停售政策”碎片化”:有的一刀切有的照常卖

8月15日下午,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高铁站泡面销售呈现明显地域差异。广州东站便利店货架上已不见泡面踪影,工作人员解释称”依据国铁集团服务质量规范,方便面可能影响环境卫生”;上海虹桥站同样执行停售政策,但允许旅客携带上车。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北京朝阳站明确表示未收到停售通知,候车厅内康师傅、统一等品牌泡面货源充足;太原南站、济南西站则采取”双禁”措施,站内便利店与列车上均无泡面销售。

这种碎片化政策让旅客颇感困扰。”在广州站买不到泡面,转车到北京又能买到,规则太不透明了。”经常往返京广线的商务人士李先生坦言。更令旅客不解的是,12306官方APP显示,部分高铁列车提供40 – 68元的自营盒饭,同时售卖15 – 68元的酸辣粉、麻辣烫、牛肉拌面等需热水冲泡的食品,饮料区甚至包含啤酒选项。网友调侃:”泡面被嫌弃,麻辣烫却能登堂入室?”

二、铁路部门回应引争议:气味管理为何”双标”?

针对公众质疑,12306客服回应称”无明文禁止泡面,但建议避免食用异味食品”。国铁集团《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虽明确要求维护车厢卫生,但未将泡面列为禁售食品。广州东站援引该规范解释停售原因,而北京朝阳站则认为”候车室非乘车区域,不影响车厢环境”。

这种”建议性管理”引发舆论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泡面特殊气味在密闭车厢易引发冲突,”曾见过乘客因泡面气味当场争吵”;反对者则吐槽高价盒饭性价比低,”40元的盒饭不如泡面实惠,且部分列车餐食气味同样刺鼻”。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铁虽停售泡面,却提供自热火锅、螺蛳粉等气味更浓的速食,某趟列车的”重庆小面”套餐销量甚至超过传统盒饭。

三、专家建议:从”一刀切”到精细化管理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专家指出,当前泡面管理政策存在三大矛盾:一是卫生管理标准与实际执行脱节,二是车站与列车销售规则不统一,三是高价餐食与平价速食的供需失衡。建议建立”气味分级”管理制度,对泡面等速食设置独立用餐区,而非简单禁售。

事实上,部分铁路局已尝试创新服务。上海铁路局在部分列车推出”静音餐盒”,鼓励旅客使用密封餐具;广州局试点”餐食预订”服务,旅客可提前选择低气味餐品。这些探索虽未完全解决争议,但为平衡旅客需求与管理规范提供了新思路。

新闻总结:
当前高铁站泡面销售呈现”地域碎片化”特征,既有广州东站等全面停售的严格管理,也有北京朝阳站等照常售卖的宽松政策。12306列车虽未明令禁售泡面,但高价盒饭与麻辣烫等气味餐食的并存引发公平性质疑。铁路部门以”建议勿食异味食品”作为管理依据,暴露出卫生规范执行中的弹性空间。专家呼吁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在维护车厢环境的同时,兼顾旅客多元需求。这场持续多年的”泡面之争”,本质是公共空间管理精细化程度的试金石,亟待从”一刀切”转向更科学的治理模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