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安静”学生遇评估困境,隐性偏见何时休?

在急诊科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战场上,节奏快如闪电,沟通至关重要,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生死。然而,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性格相对安静、内敛、沉稳,却可能在急诊医学住院医师申请的评估体系中遭遇不公平对待。近日,一项由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团队主导的研究,揭开了这一令人深思的现象。

急诊医学住院医师申请中,标准化评估信(SLOE)是项目筛选面试者、决定排名的重要依据,其中包含对申请人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叙述性评价,以及整体评估(GA)和预期排名(ARL)这两个关键排名。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6 – 2017申请季提交至一个四年制学术型急诊住院医师项目的1582份核心轮转SLOE(来自696名申请人),特别关注了那些在SLOE叙述部分被描述为“quiet”“shy”或“reserved”(统称为“安静”)的申请人,并将其与其他申请人(“非安静”)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触目惊心。被标记为“安静”的学生,被归入GA最高档位(前10% + 前1/3)的比例仅有31%,远低于非安静学生的60%;被归入中间1/3档位的比例则高达58%,远高于非安静学生的32%。在ARL排名中,安静学生被列入最高档位(前10% + 前1/3)的比例同样显著偏低,为33%,而非安静学生为58%;被列中间1/3档位的比例显著偏高,为50%,远高于非安静学生的31%。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安静劣势”与申请人的种族、性别、毕业医学院所在地域、甚至SLOE撰写者的性别都无关。这表明,排名差异并非源于其他已知的人口学偏见,而更可能与“安静”这个性格描述标签本身及其在急诊环境中的被感知方式直接相关。

对于“安静”的急诊医学生来说,这种基于性格标签的排名劣势是高风险的。在竞争激烈的住院医师申请中,GA和ARL排名靠后,意味着获得面试机会和最终匹配成功的几率大大降低。这不仅对个体不公,急诊医学领域也可能因此错失许多具备独特价值、潜力巨大的优秀人才。这些安静的学生可能拥有出色的临床判断力、敏锐的观察力、坚韧的毅力以及在混乱中保持冷静的宝贵特质。

急诊医生群体本身在性格上就是高度多元化的,这种多样性恰恰是构建高效、有韧性团队的关键。急诊室既需要雷霆万钧的行动者,也需要运筹帷幄的思考者;既需要冲锋在前的领袖,也需要稳守后方的基石。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这项研究,清晰地揭示了急诊医学住院医师选拔中一个隐蔽却影响深远的偏见:被贴上“安静”标签的学生,在核心评估中系统性地被排在了后面。这提醒我们,评估不仅是衡量能力,其本身也可能在无形中塑造着学科的“模样”。如果我们只推崇一种“外向、张扬”的模板,就可能错失那些以“沉静、专注、深度”见长的璞玉。

改变始于意识。教育者需慎用标签,优化评估方法,避免因性格标签对学生产生不公平的评价;学习者需认识自身优势,自信表达,让才华不被性格标签所掩盖。唯有共同努力,打破“安静”的隐形枷锁,急诊医学才能汇聚最丰富的人才光谱,以更强大的团队力量,迎接每一个生命攸关的挑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