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酒店送餐机器人已成为不少酒店的特色服务。当你身处酒店,享受着足不出户就能收到餐食的便捷时,是否也遭遇过送餐机器人那让人哭笑不得的“霸道”行为——非要站在电梯中间,仿佛那是它的专属领地,甚至让乘客感觉自己被“霸凌”了?

送餐机器人,这个外形通常像个胸围、腰围、臀围一样粗的塑料墩子,每天在酒店的走廊和电梯间穿梭。它匀速滑过走廊,和客人们一起挤电梯,最后滑到目标客房门口,拉开“肚皮”送出餐食,为点餐的客人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对于和它同乘电梯的人来说,体验却大不相同。
这个大墩子似乎有着强烈的“C位强迫症”。无论电梯里人挤人,还是乘客拖着行李箱、婴儿车,它都要坚定地站在电梯轿厢中间。为了站中间,它不惜碾压乘客的脚背,还会奶声奶气地说“麻烦让一让,把中间位置留给我”。这一系列行为引发了众多乘客的吐槽,大家纷纷控诉机器人的“霸道”。
那么,机器人为什么非要站中间呢?这要从它坐电梯的独特方法说起。送餐机器人坐电梯依靠物联网通信技术,酒店引入时需改造电梯,加装配套的智能调度梯控系统。其坐电梯的流程包括机器人通过WiFi或4G/5G信号联系梯控总机,汇报所在楼层和目标楼层;梯控总机给电梯下达指令;机器人走到电梯门口,梯控命令电梯开门;梯控系统确认机器人进入轿厢并站稳扶好后,命令电梯关门;梯控系统自动亮起目标楼层按钮;到达目标楼层,梯控系统通知机器人出去。
而机器人站中间的设计,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确保其在进出电梯过程中,与电梯门的左右端点、电梯轿厢的四面墙保持尽量大的距离,避免碰撞。同时,也可能有优化路线的考量,站中间能减少路程和转弯,提高打工效率。此外,机器人在走廊滑行时也走正中间,同样是基于类似原因。
但这种“必须站中间”的铁律,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当轿厢里人太多没法站中间时,有的机器人会果断等下一趟电梯,让点餐的客人挨饿;有的则不顾乘客感受,碾客人脚背、撞开牵手的小两口、把客人压到墙面上,也要站在最中间;电梯空间小的时候,大墩子站中间十分占地;两台机器人在电梯或走廊相遇,还可能因争抢中间位置展开“极限拉扯”;甚至有机器人因非要站中间,被喝醉酒的客人暴打。
不过,科技总是在不断进步。已经有新的机器人设计在探索更灵活的进梯方式,让机器人能实时检测电梯内乘客和其他障碍物的位置,挑选更合适的安全位置站立。也许过阵子,我们就能看到乖巧缩在角落的机器人了。
除了“C位强迫症”,送餐机器人还有不少槽点。它容易因重心不稳、地形崎岖等原因卡住和摔倒,半夜摔倒的“求救声”能让整个酒店走廊不得安宁;它不擅长聊天却爱聊天,动不动给乘客唱歌讲笑话;遇到没穿衣服开房门的客人,若搭载了摄像头,也会让客人尴尬;多点了外卖,还可能被机器人阴阳怪气。
但喜欢送餐机器人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人专挑有机器人的酒店住,享受便捷;有打工人被机器人的暖心话语感动;外国游客把在中国酒店遇到机器人的视频发到网上成为爆款;对于酒店工作人员和外卖骑手来说,机器人代劳节省了很多工作量。
送餐机器人的“C位强迫症”等槽点,是人机磨合初期的可爱妥协。如果实在受不了,你也可以用力把它推出电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送餐机器人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