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这些颜色出门秒变 “虫磁铁”?春夏防虫指南快收好

漫步街头,本想享受春日的惬意,却突然发现衣服上密密麻麻爬满小飞虫,仿佛瞬间化身 “移动养虫场”,这一幕让不少人头皮发麻、狼狈不堪。春夏时节,小飞虫大量出没,而你身上的衣服颜色,可能正是吸引它们的关键因素!究竟哪些颜色容易 “招虫”?面对这些恼人的小家伙,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这种频繁 “纠缠” 人们的小飞虫名为 “蓟马”,在春夏季最为活跃,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20℃左右的环境更是它们的 “理想家园”。蓟马身形细小,仅有约 1‰毫米,肉眼不易察觉,细长的身体搭配尖尖的尾巴和钩子,若不慎捏死还会散发出刺鼻臭味。别看它个头小,对植物的杀伤力却不容小觑,尤其偏爱吸食植株幼嫩组织的汁液。

值得注意的是,蓟马对黄色、绿色、银灰色的衣服情有独钟。走在街上,身着这些颜色衣物的人,常常成为蓟马 “重点关注” 的对象。家中的植物也容易吸引蓟马聚集,若发现植株上蓟马数量较多,建议每周使用杀虫剂为绿植 “保驾护航”。

幸运的是,蓟马对人体并无实质性危害,被叮咬后仅会产生轻微的痛痒感,且不会吸食动物血液。不过,一旦被蓟马盯上,切忌用手拍打。因其身体脆弱,拍打易使其残留在衣物或皮肤上,不仅弄脏衣服,还可能引发过敏。正确的处理方式是猛然抖动衣物将其弹走,落在皮肤上的可用嘴吹走,被叮咬处涂抹风油精或润肤露即可缓解不适。特别要提醒的是,若蓟马不慎进入眼睛,切勿用手揉搓,因其虫脚带有倒钩,可能损伤眼球,此时应用清水冲洗、滴眼药水并多眨眼。

为何这些颜色的衣服会吸引小飞虫?这要从昆虫的趋性说起。昆虫具有趋热性、趋光性、趋化性等习性,会趋向吸引它们的环境因素。许多害虫对特定颜色存在趋性,蓟马等多种害虫就对黄色 “情有独钟”,而绿色、银灰色也容易引起它们的注意。此外,研究发现红色和橙色最受蚊子 “青睐”。蚊子先通过气味锁定目标,一旦捕捉到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或汗液的气味,便会从视觉上追踪特定波长的颜色,穿着红橙色衣服的人往往更容易成为蚊子攻击的对象。

除了蓟马,春季出游踏青时,虫咬性皮炎也不容忽视。浙江台州的刘女士爬山后,脚踝出现红肿瘙痒的症状,最终被确诊为虫咬性皮炎。这种疾病主要由虫类叮咬,或接触其毒液、毒毛引发,被叮咬处会出现鲜红色风团样丘疹,伴有瘙痒、肿胀等症状,虽然多数情况下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好转,但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常见的容易引发虫咬性皮炎的蚊虫包括隐翅虫、桑毛虫、蜱虫等。

随着气温升高,蚊虫日益活跃。想要避免成为小飞虫的 “目标”,不妨在出门时避开黄色、绿色、银灰色以及红橙色衣物;在户外活动时,尽量远离草丛、树林等蚊虫密集区域;回家后及时检查衣物和身体,若发现被叮咬,按照科学方法处理。做好这些防护措施,才能在春夏时节尽情享受美好时光,不再被小飞虫的 “热情” 所困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