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卫生间漏水是许多家庭可能面临的烦心事。这本是一个通过正规维修便能解决的问题,如今却悄然演变成一些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 “宰客陷阱”,令众多消费者防不胜防,损失惨重。

上海的张先生近日就遭遇了这样的糟心事。家中卫生间出现漏水问题后,他在微信视频号上搜索 “防水”,看到一则宣传 “新科技防水” 的视频。视频中声称通过专业检测仪器能精确找出漏水原因,采用 “四位一体靶向补漏技术”,不砸墙砸砖,仅灌注一种 “胶水”,两三个小时就能快速修复家庭漏水问题,还强调全国连锁,先现场报价后施工。张先生心动不已,在公众号留下联系方式后,维修人员很快上门。维修人员告知张先生,胶水每斤 260 元,他家情况大概需四五斤,张先生便同意施工。然而,施工结束后,维修人员称竟灌了 76 斤胶水,费用高达约 13000 元。更让张先生崩溃的是,楼下依旧漏水,问题根本没有解决。
无独有偶,上海的刘女士也深陷类似骗局。因漏水被邻居投诉的她,在美团上下单了一项 “39 元上门检测” 服务。上门的两名维修人员同样推荐注入胶水堵漏,称胶水 200 多元一斤,最终施工用了 40 多斤。可第二天,刘女士发现漏水情况丝毫未改善。反复联系维修人员,对方却以胶水需要凝固时间为由拖延。直到重新请人检查,刘女士才得知真正的漏水原因是一根水管老化,而这本只需 500 元就能解决的问题,她却花费了一万六千多元,还折腾了将近一个月。
随着此类投诉的不断增多,上海警方展开深入调查。经侦查发现,这些所谓的 “免砸墙堵漏” 维修团伙,通常由两三人组成,驾驶小货车,携带几桶胶水和注浆设备走街串巷。他们使用的胶水成本极低,据犯罪嫌疑人交代,这些胶水从老家批发,成本仅每斤 2 – 3 元,却以每斤两三百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利润率超百倍。而且这些胶水多为 “三无” 产品,不仅防水性能存疑,还可能释放有害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为了让这些低成本的胶水看起来 “高大上”,不法分子可谓煞费苦心。他们将胶水桶外包装设计成英文标识,并印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后,页面显示产品名为 “纳米结晶灌浆料 H – 81”,产地标注为德国,零售价高达 9188 元,以此营造产品是进口高端材料的假象。此外,他们还伪造产品检测报告,当客户对胶水质量产生质疑时,便拿出这些伪造报告 “背书”,试图让客户相信其专业性和正规性。
在报价环节,不法分子更是精心设计陷阱。他们先以 “少量用胶” 为由报出较低费用,获取用户信任。施工过程中,却大幅增加用胶量,导致最终费用远超消费者预期。一旦消费者对费用提出异议,他们便会采用骚扰、恐吓等手段,逼迫消费者付款。例如,罪犯李某交代,他们经常对消费者进行短信轰炸、电话恐吓,甚至尾随、恶意碰瓷,给消费者施加巨大压力。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装饰装修和部品产业分会副秘书长张寅秋指出,正规的 “免砸墙注胶” 所用材料多为丙烯酸盐灌浆料,常用于隧道、水利等大型工程,需高压注浆设备,施工难度大,一般不用于居民家庭漏水维修。而且非专业人员在家庭环境中操作高压注浆机,不仅难以真正堵漏,还可能破坏房屋结构,影响水路电路,带来新的安全隐患。对于房龄较长、存在多点渗漏的住宅,若渗漏水确因防水层问题导致,目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仍是拆除装饰层重做防水层。虽然工程周期需 7 到 15 个工作日,但正规施工可确保防水体系维持 5 – 10 年有效期。
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当家中卫生间出现漏水问题时,务必选择正规、有资质的维修公司。维修前,要签订详细合同,明确维修价格、所用材料、施工工艺及质保期限等关键信息;施工过程中,要留意查看维修人员的资质证书,监督施工流程;维修结束后,索要发票及相关材料的合格证明。切不可因贪图方便或轻信低价广告,陷入不法分子设下的 “宰客陷阱”。如遭遇不合理收费或维修质量问题,应及时保留证据,向相关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