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存单到期冲击波:1年期收益率飙至1.68%,理财子逆势扫货”​​

​7月22日,银行间市场惊现”存单荒”!单周1.12万亿存单到期压力下,发行利率全线飙升,1年期AAA级存单收益率突破1.68%,部分民营银行更是开出2.35%的高价。这场突如其来的利率上行,是短期流动性紧张还是新一轮债市调整的开端?理财子公司为何逆势加仓?《财联社》为您揭开背后真相。


一、万亿到期洪峰来袭,存单利率”跳涨”​

Wind数据显示,上周(7月14-20日)同业存单市场遭遇”冰火两重天”:

  • 发行规模​:5166.9亿元(环比基本持平)
  • 到期规模​:11164.8亿元(创年内新高)
  • 净融资额​:-5997.9亿元(环比骤降7000亿)

“就像水库开闸泄洪,到期存单一拥而上,但新发水源没跟上。”华创固收分析师宋琦如此形容。受此冲击,各期限存单利率集体上行:

  • 3个月期:1.59%(+5bp)
  • 6个月期:1.65%(+6bp)
  • 1年期:1.68%(+6bp)

更令人咋舌的是部分民营银行的报价——武汉众邦银行1年期存单利率飙至2.35%,远超同期国债收益率(1.4%),1个月期存单甚至开出2.4%的高价。


二、供给收缩真相:大行”惜发”,短久期成主流

供给端结构性变化值得关注:

  1. 大行退缩​:
    • 建设银行等五大行暂停新发
    • 国有行净融资额-1970亿元(占比从36%降至32%)
  2. 期限缩短​:
    • 1年期存单发行占比从50%降至38%
    • 加权期限收窄至7.25个月

“银行宁愿发短债滚动续作,也不愿锁长利率。”宋琦指出,这反映机构对长期资金面仍存担忧。


三、机构行为分化:理财子成”接盘侠”​

在存单利率跳涨之际,市场出现戏剧性一幕:

  • 理财子公司​:周度净买入1121.75亿元(理财委外+自身配置)
  • 货币基金​:由净卖出163.69亿元转为净买入105.1亿元
  • 农商行​:连续三周减仓

华西固收分析师谢瑞鸿认为:”理财子逆势加仓说明负债端压力可控,上周仅赎回1252亿元,远低于5000亿的负反馈阈值。”


四、月末展望:配置价值显现,但需警惕两点

随着到期压力缓解(本周仅3761.4亿元),市场出现积极信号:

  1. 性价比提升​:1年期存单与国债利差扩大至28bp
  2. 央行态度​:MLF续作+公开市场投放释放维稳信号

但华泰固收提醒两大风险:

  1. 利率债调整传导​:信用债可能补跌
  2. 赎回冲击未消​:暂避长久期品种

“同业存单已进入配置区间。”宋琦建议采用”哑铃策略”——短久期存单打底,搭配高评级信用债增厚收益。


三个关键结论

  1. 短期冲击​:万亿到期+大行惜发导致利率跳涨,但月末压力将缓解
  2. 机构博弈​:理财子公司成最大多头,货币基金态度转向
  3. 投资策略​:1年期存单性价比凸显,但需防范信用债补跌风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