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 要来了!究竟 “6” 在何处?揭开下一代通信技术的神秘面纱

当全国首个地方 6G 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在北京亦庄落地,当最高 3000 万元的资金支持向 6G 攻关企业伸出橄榄枝,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代通信技术。5G 带来的高速率、低时延还未让人完全适应,6G 的脚步声已愈发清晰。那么,即将到来的 6G,到底 “6” 在哪里?它又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了解 6G 的 “过人之处”,不妨先回顾 5G 的基础。5G 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以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为核心特征,构建了能连接几乎所有人和事物的新型网络。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我国 5G 基站总数已达 455 万个,5G 移动电话用户超 11.18 亿户,普及率超 79%,这为 6G 的研发和部署奠定了坚实基础。而 6G,作为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早已超越了传统移动通信网络的范畴,它是通信、感知、计算、AI、大数据、安全一体融合的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实现了从 “通信连接” 向 “XaaS(一切皆服务)” 的转变,真正做到空天地海立体全域覆盖。

6G 的 “6”,首先体现在速度上的碾压。中国移动研究院 6G 实验室主任何洪俊介绍,6G 的传输速率较 5G 将提升 10 倍以上,峰值速率可达到 1Gbps 以上,这意味着手机也能享受到千兆宽带的服务。曾经让我们惊叹的 5G 速度,在 6G 面前也会显得 “慢吞吞”。

更重要的是,6G 拥有三项颠覆性的技术优势。其一,摒弃了移动网络长期采用的 “蜂窝式” 组网,引入全新的 “无蜂窝式” 组网技术。这种以终端用户为中心,分布式基站动态协同的灵活覆盖模式,能大幅提高基站功率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让无线信号覆盖更均匀、范围更远,更好地满足广阔水域、工业场景等特殊行业的应用需求。

其二,构建了与 5G 扁平化网络结构不同的 “核心网 — 边缘网 — 末梢网” 三级网络架构体系。以智能工厂为例,设备通过末梢网连接到边缘网,边缘网实时处理分析数据,遇到复杂任务再传输到核心网利用强大计算能力处理,同时核心网还能动态配置优化边缘网和末梢网,极大提高了无线网络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

其三,卫星网络将实现革命性的 “手机直连卫星” 通信模式。传统卫星通信需通过地面基站中转,易遇瓶颈,而 6G 消除了这一环节,通过低轨卫星星座协同组网,将无线信号覆盖从地面二维扩展至空天地三维。美国 SpaceX 公司测试显示,该技术在单星通信容量、通信时延等指标上较 5G 卫星系统提升数十倍。

2025 年是 6G 发展的关键之年,作为 6G 标准制定的元年,全球统一标准正在加速推进。业界普遍预计,2030 年 6G 将走进大众生活。如果说 5G 实现了 “万物互联”,那么 6G 将带来 “万物智联”,它所构建的智能世界,必将超出我们此刻的想象。

6G 技术受关注,北京亦庄出台相关支持政策。相较于 5G,6G 是多领域融合的立体全域覆盖网络,传输速率提升 10 倍以上,且有 “无蜂窝式” 组网、三级网络架构、手机直连卫星等颠覆性技术优势。2025 年是其发展关键年,预计 2030 年走进大众生活,将实现从 “万物互联” 到 “万物智联” 的跨越。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