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消费市场日益多元化的时代,一张小小的票根正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成为激活消费的“金钥匙”,催生出“票根经济”这一新兴模式,串联起多元消费场景,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从江苏南京溧水区天生桥景区足球主题电音狂欢节的热闹现场,到上海某影城凭电影票根参加抽奖活动的欢乐氛围,票根不再仅仅是一张入场凭证,而是串联起吃、住、行、游、娱、购等多元消费场景的关键纽带。在上海,南京路开展“来南京路·乐享夏日”票根联动活动,通过云闪付渠道支付的相关乐园和景区用户,能获得商圈电子优惠券包,在泰康食品等店铺享受折扣优惠。这一活动是上海“票根经济”的一个缩影,今年5月上海将其纳入全市扩消费六大专项行动,戏剧演出、体育赛事等各类票根与其他消费门类联动,催生城市消费裂变。
浙江也不甘落后,7月初浙江省商务厅等部门印发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推出“浙BA”并发放赛事消费券及专项优惠。7月浙江各地举办超600场赛事活动,像江山市队的比赛,观众凭主队消费券能享受购物优惠,比赛结束还可能获赠额外优惠券。重庆同样抓住机遇,凭借重庆东站的车票,外地游客可在7日内享受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免票入场、酒店专属折扣等众多专属权益,南岸区31家商户联合推出“以轨换游”计划。
“票根经济”的走热,源于各地在供给端的巧妙设计。在江苏,南京、苏州、无锡等地推出不同形式的“组合拳”,如南京的“1 + 3”连环消费优惠模式,苏州的球迷凭球票免费体验传统评弹表演及景区门票折扣活动,无锡的“票根换购夜市美食套餐”活动等,不仅活跃了商圈和“第二现场”,还带动了周边景点人流。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将赛场市集经济延伸为全域夏日消费,全区国有A级景区实施门票免费政策,众多商家推出优惠活动。重庆南岸区聚焦“跨界融合”,将交通票与文旅资源深度绑定,书博会期间相关票证还能链接其他优惠,构建起消费价值闭环。上海则凭借“年轻化”与“数字化”特点,南京路步行街的电子优惠券包实现“一券通”联动老字号与新业态。
“票根经济”不仅能带动单一地区消费,还能促进地域协同。重庆市总工会联动四川开展“百万职工游巴蜀”工会文旅活动,发行文旅年票促进川渝文旅消费。浙江嘉兴也因“票根经济”吸引外地游客增多。
不过,“票根经济”也面临挑战,行业主体分散,依赖单个企业驱动的票根活动易受限,仅靠补贴吸引热度的局面难持久。业内专家建议,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需建立跨领域合作机制,促进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让“票根经济”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共生”。
总之,“票根经济”以票根为载体,通过串联多元消费场景、打破消费场景壁垒、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等方式,精准响应消费需求,高效整合市场资源,成为全面扩大消费的新引擎,为消费市场发展带来新机遇,撬动着消费市场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