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免费学前教育来袭,这些人将直接受益!

家有萌娃要上幼儿园的家长们,注意啦!一则重大利好消息传来,将实实在在减轻家庭育儿负担。就在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从 2025 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这一举措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谁能享受这一福利 “红包”?

今年秋季,像小宝这样即将升入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家庭,将率先成为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假设当地公办幼儿园每月保育教育费标准为 600 元,新政策实施后,这部分费用家长无需再掏腰包。不仅公办园如此,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同样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减免相应保育教育费。不过,需要提醒家长们的是,此次政策调整仅针对保育教育费,孩子的被褥费、伙食费等其他费用,仍需按幼儿园规定正常缴纳。

为何先从学前一年 “下手”?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韩凤芹指出,免费学前教育政策的落地,需综合考量多种因素,需依据国家发展水平与实际状况,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从学前一年开始实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对家庭而言,这直接减轻了育儿成本,尤其是大班幼儿家庭,能明显感受到经济压力的缓解;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来看,初步测算每年需投入三四百亿元资金,从大班先行执行,有利于政策更平稳、可持续地落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高丙成表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幼儿园收费标准也有差异,从大班开始,可使政策推行过程中,更好地平衡各方情况,减少实施阻力。

小小政策,蕴含大大能量

这一政策看似只是免除了学前一年的保育教育费,实则意义深远。在经济层面,研究表明,早期教育投资回报率极高,免费政策的推行,有助于提升国家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为未来劳动力市场储备高素质人才。从公平角度而言,该政策能有效缩小城乡、区域以及不同群体间学前教育资源的差距,保障流动儿童、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早期教育机会,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辐射。在国际上,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到 2030 年要实现至少一年免费、义务、优质的学前教育,我国提前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彰显了大国担当,为全球学前教育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强化宏观政策的民生导向,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正是 “投资于人” 理念的生动实践,精准回应了高育儿成本抑制生育意愿、城乡教育资源失衡等民生痛点,通过制度改革与资源优化配置,激发社会活力,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是国家送给万千家庭的一份厚礼。随着政策的逐步推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家庭从中受益,孩子们也将在更优质、更公平的学前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开启美好未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