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再临
8月14日0时30分,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在福建漳州市漳浦县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强度虽由台风级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仍达11级(3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0百帕,狂风裹挟暴雨,再次给闽南地区带来强烈冲击。这是”杨柳”在短时间内第二次登陆我国,二次登陆后其移动速度减缓,但风雨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等地将迎来明显强降雨,防风防汛形势严峻。

【二次登陆:威力犹存,风雨持续】
“杨柳”并非首次登陆。此前,它已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沿海完成首登,随后向西北方向移动,于8月13日晚间进入南海北部,并于14日凌晨直扑福建漳浦。二次登陆时,尽管强度较最初有所减弱,但11级强风的破坏力依然不容小觑——沿海地区阵风可达12-13级,树木倒伏、广告牌飞落、渔船剧烈摇晃,漳浦县及周边沿海地带风雨交加。
福建省气象台专家分析,”杨柳”二次登陆后,由于陆地摩擦作用,其移动速度将明显减慢,预计将在福建南部至广东东部一带徘徊,并逐渐向西偏北方向移动。这意味着,它不会像快速移动的台风那样”匆匆而过”,而是会在一定区域内持续释放能量,带来更长时间的强降雨。
【风雨影响:闽粤桂湘黔迎大考】
“杨柳”虽未直接以巅峰强度登陆,但其带来的风雨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尤其是二次登陆后的”滞留效应”,使得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等内陆省份面临严峻考验。
福建:沿海风雨最强时段
漳浦、厦门、泉州等闽南地区首当其冲,13日夜间至14日上午,沿海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部分县市累计雨量超100毫米。福建省防指已启动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要求沿海渔船回港避风,景区关闭,施工工地停工。
广东:西部和南部成降雨中心
“杨柳”西移后,广东西部(如阳江、茂名、湛江)及珠三角南部将迎来持续强降雨,局地可能出现特大暴雨,引发城乡积涝和山洪风险。广东省气象台提醒,粤西地区需重点防范中小河流洪水。
广西、湖南、贵州:内陆风雨”接力”
随着”杨柳”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广西东部、湖南南部、贵州东南部将成为后续降雨的主要影响区域。由于前期部分地区已出现强降水,土壤含水量饱和,叠加台风带来的持续降雨,地质灾害风险显著升高,需警惕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防御升级:多部门联动应对】
面对”杨柳”的二次登陆和持续影响,中国气象局维持台风蓝色预警,福建省、广东省等地应急管理部门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 海上防风:福建沿海渔船全部回港避风,海上作业平台人员撤离;广东湛江等地加强港口、码头安全巡查。
- 陆上防汛:重点排查城市内涝隐患点,加固广告牌、临时搭建物,防范高空坠物。
- 次生灾害防御:广西、湖南等地加强对山区地质灾害点的监测,提前转移高风险区域群众。
福建省防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杨柳’二次登陆后移动速度减慢,风雨影响时间拉长,各地需克服麻痹思想,持续做好防御工作。”
【新闻总结】
台风”杨柳”的二次登陆,再次凸显了今年台风季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尽管登陆时强度有所减弱,但其带来的11级强风和持续性强降雨,仍对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等地构成显著威胁。特别是二次登陆后的”滞留效应”,使得风雨影响时间延长,内陆省份需高度警惕次生灾害。
目前,各地已启动应急响应,多部门联动落实防风防汛措施。公众需密切关注气象预警,避免前往山区、河谷等危险区域,做好居家防风防雨准备。这场”杨柳”带来的风雨考验,再次提醒我们: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全民参与是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